Wednesday, July 22, 2009

總有繼續討論的理由 -- 寫在閱馬家輝《總有》之後

近日書展開鑼,其中最受著目的話題之一恐怕是「o靚模Vs反o靚模」的事件。原本是沒有甚麼說話好說的,然而讀過馬家輝《總有去逛的理由》(明報2009-7-21,《總有》)後,發覺不得不談。以下內容是寫給照字面義理解《總有》的讀者。如果把《總有》看成一篇反諷文章,則以下所言,大可不理。

o靚模出寫真,到書展做宣傳,惹來網民強烈不滿,組成「反o靚模群組」。然後又有些人認為「反o靚模群組」被道德塔利班騎,變成對o靚模人身攻擊的場所,於是另起群組,立場變成對貿發局管理不善進行投訴。於是馬家輝在《總有》中向年輕人問難,指年輕人一方面對報紙風月版、雜碎專欄、校長寫無謂文章毫無不滿之聲,同時卻認為o靚模進入書展是「低品味」、引粉絲來擾亂秩序,實在是一種前後矛盾,兼之有失包容開放,為將來因為政治/宗教/經濟等原因作審查開路。

誠然某些批評十分合理。畢竟,貿發局已另開場地辦簽名會。而先在地認為o靚模粉絲一定比倪匡、金庸粉絲瘋狂兼會擾亂秩序也是無從說起。至於審查,年輕人的說法是希望貿發局另辦「寫真展」一類的活動,然後讓出版商自行選擇到哪一個展覽,情況一如「漫畫展」。不包容的,大概只是某些道德塔利班。不過這些都只是一時誤會,可以不理。

《總有》一文最大的問題,卻出在馬家輝對書展的理解和最後對年輕人的呼籲。馬家輝也知道有人批評香港書展「活像旺角茶餐廳的街坊派對,喧嘩有餘,氣質不足。」但他認為,書展每年皆有眾多文化講座,不是一味喧鬧,而且書展是「不少父母從年終到年尾恐怕就只有這麼一回願意帶孩子往逛有書的地方」,單此一點,「街坊式書展」就有存在價值云云。進而呼籲所有人「放開胸懷」,「認真地、全面地看待香港的閱讀需要」,稱香港書展「可能是全世界最坦然和誠實面對社會需求的書展」,差點要對書展大呼萬歲了。個人認為這實在有負馬家輝作為香港文化人的身份。(如果是反諷,則作別論。)

對的,年輕人反書展、反o靚模,實在經不起理性的考驗。但他們也有真切的體會,就是覺得香港書展多年來越加商業化,距離良好的閱讀經驗越遠。某些書商以此為賣書賺錢的好機會,出版商趁機推出只管暢銷不管內容的疑似書。主辦機構單以人流定成敗,認為每年增加的人次可以證明書展推動文化,開拓閱讀風氣的作用,毫不考慮書籍內容。(除了不得裸露外。)不過上年也有人指出香港書展並未能像外國書展一樣,促進版權和印務的交流,在商業上也失去外拓商機的作用,最後只餘零售。這不是一些值得我們深思和檢討的現象嗎?

香港是否就只需要這種「街坊式書展」、「坦然和誠實面對社會需求的書展」?我們就是以人流和銷量定書展的意義?當然,有人會說香港書展是由「貿易發展局」辦的。既然是「貿易」,當然要計人流和銷量。所以每年的書展,會展變成大賣場是合理不過的。縱是如此,那我們就不可以反思這種以「書展」為「貿易」的思維嗎?這幾年來,講西九、談重建和保育,在文化界的,不正是要為香港慣性的「貿易」思維帶來衝擊嗎?如果我們只是經濟地「坦然和誠實面對社會需求」,那馬家輝帶頭提倡的「文學館」還有需要嗎?

年輕人的訴求容或偏頗,失去焦點,討論也沒有很深入,但畢竟是反省的開端。對文化發展有期望,對香港有期望的人,都應該努力把討論拉闊,而不是以三呼萬歲的形式為書展貼金,結束討論。除了貿易,我們可以用文化發展的角度看書展嗎?書展,除了賣書還有甚麼文化意義?我們可以想像自己在書展有一趟愉悅的閱讀經驗嗎?文化和生活經驗的交流,除了大型講座,有機會在書展得見嗎?還有更多更多的問題,可以讓年輕人、文化人去發掘和討論。只有在開放的討論中,香港的文化發展才有更進一步的機會。對書展,總有繼續討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