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7, 2008

哲學隨談(一)—中國哲學與當代處境

(話說本人向來慵懶,好些計劃總是蘊釀多時,或拿不定主意,或有許多顧忌,以致遲遲未能實踐。就這個Blog而言,我們早有要將之好好發揚的想法,但始終提不起勁,所以總是寫不出文章來。趁著今夜多喝了兩杯,帶半點醉意,算把胸憶直述,也當是此Blog經營的開始。)

(哲學是老本行,可不敢說熟悉。凡讀哲學者,相信一生都會疑惑,「哲學何所為?」自問不敢有答案,卻也可以開始隨談,把這些年來所學所思,作一點總結。說是隨談,概因未有一系統性之定見。與其說有一弘大之視野與思索,不如把少少所思,點滴寫出,可能更易明瞭。拋磚引玉,亦未可知。故云隨談。)

憶早年入門,乃因對中國哲學與文化多有所思。心中常自忖,我中華五千年文化傳統,必有可取之處,能發揚世間至理。至大學時代,接觸唐牟兩師學說,更覺中國哲學之深遼明遠。一時間儒家、道家、佛家,似乎人生至理,莫過於此。

然而讀之有年,思之越深,則要不客氣說一句,自唐牟以後,中國哲學實在無甚足觀。(趁今夜半醉,不妨直舒胸憶。平日待人之顧忌且放之一旁。)想唐牟所開創新儒家,實有一劃時代的格局。借吳明先生(牟先生弟子)語,有新儒家一代,都是被時代拷問,在國難當中,思考人生、國家、世界之問題。凡讀唐牟二先生書者,必覺其對中國文化之憂患,似乎中國文化在當世是最艱難的時刻。但當時的國難,今日意義已失。雖說有第N代新儒家,可是其視野氣魄與先哲相比實在差之太遠。今日謂新儒家者,極其量只算是「為現代哲學提供一點參考」。怎似得唐牟二位,「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當代新儒學自熊十力、梁漱冥始,至唐牟算是大成。思索的都是中國文化的大問題。牟先生以道德理想主義為中心,與西方的德意志觀念論相比,可謂毫不遜色。但自唐牟以後,有哪位學者敢以此為哲學的核心?

本人大膽的說一句,凡是真正的哲學,都是倫理學的(ethical)、政治學的(political)。意思是哲學一定要對我們的生命、世界有所言說。一般的老生常談:「你也有點道理,他說的也不錯。」對不起,本人不賣賬。能稱得上哲學就要有立場,有所指。更甚者,對生命要有啟示,enlightenment 是也。如果有哪一種哲學,含糊其詞,總不肯下結論,那麼它就不能算是哲學。哲學跟科學不同,它不能說有待研究,它當下就要有判斷,因為人生就在當下。對當下不敢說,或稍有遲疑的,它就是鄉原,是討人喜歡。不,真正的哲學不需要這種滑頭。就此而言,當代新儒家至唐牟為止,都是真正的哲學。對比今日所謂新儒家者,唐牟高遠之不可追,怎能不使人凄然淚下?

自唐牟以後,中國哲學就只剩下兩條路。一路是以考據為哲學。現在所謂中國哲學,有過半其實是考據。把諸多經典從地裡挖出來,製造多個不同版本,查証無數字詞。剩下的,包括新儒家,就希望把中國哲學重新包裝,當成商品,拿到國際市場上推銷。越多外國人有興趣,他們就越興奮。你們談環保嗎?天人合一就是了。你們談社群主義嗎?儒家禮教就是嘛!彷彿每個都是金牌推銷員。但是,這就是哲學嗎?這對當前的中華文化有意義嗎?對現代世界的人生有啟迪嗎?

我敢說是沒有的。這些年多,接觸過不少年輕人。他們有思想有感受。真正觸動他們的,並不是那些挖出來的古典,也不是「儒家也有呀」的虛榮。文化研究和社會學在年輕人之間的魅力要比中國哲學強多了。有人要怪他們忘本、趕潮流嗎?我卻要欣賞他們。因為這才是我們身處的社會。對自身、對世界的反省本來就應該由當下開始。我們的當下就是後現代,就是價值多元,就是思考真善美的絕對價值在當下的分崩離析。能夠回應這些的才是有倫理學和政治意味的思考。在這處境下,唐牟的世代已然遠去。他們還可以說,在共產黨的唯物論面前,世人應該重拾對道德、價值的肯定,建立整全健康的人生。但今天,面對價值的薄弱,意義的虛無,至少對我和不少同輩而言,絕對的價值已經永遠失落。這就是中國哲學在現代失去市場的真正原因。

借用Bauman的講法,我們已身在liquid modernity。沒有永恆的價值,也沒有要被解放的傳統。意義在今日就像喜馬拉亞山的空氣一樣稀薄。這跟中國哲學所緣起的時代實在太過不同。至唐牟為止,他們還相信道德的價值。雖然如此,但牟先生的《五十自述》其實已經透露出後現代的端倪。在<文殊問疾>一章,牟先生也承認,生命沒有必然要轉化的理由。生命可以沒有提昇,任其自流。能轉化是沒有理由的神祕,是生命的奧妙。也正因如此,方有無窮大悲。面對生命的無助,任何哲學都是無力的。雖然牟先生曾說儒家是理想主義,不是樂觀主義。但就牟先生能不顧此生命的奧祕而仍然高舉人生的意義言,他還是蠻樂觀的。

到底,我也如牟先生一樣,是一個樂觀的理想主義者。我願意相信,無論如何稀薄的價值,還是有人生的意義,還有不朽和公義。不朽和公義沒有形而上的根據,卻可以存在於人與人之間。只要有人認為偉人還應該被尊重,貧窮還應該被消滅,那麼「永恆」就在我們之間。之所以說哲學到底是倫理學和政治學,因為在這個世代,價值已從形而上被拉下到人間,溝通和共感成為價值最後的根據。哲學,就是那溝通的過程。

No comments: